肉體人行道成焦點 白喬茵籲市長募款設標線型人行道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認為,如果狀況緊急、錢又不夠用,可以暫時改採成本較低的標線型人行道,守護行人的安全。(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小朋友「肉體人行道」引發熱議,高雄市議員白喬茵19日認為,如果狀況緊急、錢又不夠用,可以暫時改採成本較低的標線型人行道。

白喬茵指出,例如楠梓區的德祥路,當初一直被唱衰會被違規停車佔領,但最後在標線人行道外圍規劃停車空間,直接形成一個實體阻隔。真正落實守護行人的安全。

白喬茵提到,前幾天在議會審查工務局預算的時候,發現議場裡簡直變成爭奪人行道大賽,每個議員都在爭取自己選區的人行道新設跟修補費用,但高雄幅員遼闊,人行道預算不管怎麼編列似乎都不夠。

白喬茵表示,包含她也一直跟市府反映,車站週邊、學校週邊、菜市場週邊都有人行道破損跟不足的問題。甚至有學校因為側門附近人行道不足,行人險象環生,所以選擇直接把側門關閉。

白喬茵說,但標線型人行道終究是預算短少的妥協做法,後續也是要把實體人行道做起來。所以,邁邁加油,趕快募款募起來!

白議員希望,未來有一天不會再出現有人說「這邊路太窄,不適合做人行道」,而是可以說出「這邊路太窄,不適合開放汽車通行」,打造真正的人本交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