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一日公布二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六十二點四七點,月增二點七四點,連續二個月上升,六個分項指標也全數走揚。學者表示,國內消費信心明顯變強,但需留意出口衰退隱憂。再者,從指標來看,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對房市殺傷力,像是「利空出盡」,對房地產影響沒有想像中的大。
CCI的六項分項指標,購買耐久財、國內經濟景氣、家庭經濟狀況、就業機會、投資股市時機、物價水準全數都呈現上升。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一月總指數是止跌回升但上升幅度很小,二月指數則算顯著上升,指數水準來到六十以上,可以解讀為消費信心有顯著變強,民眾對整體經濟的感受有比較樂觀一點。
這次上升幅度最多的指標是「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調查結果為一百零八點零五點,月增七點四五點。此外,中央大學台經中心與台灣房屋合作編列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也上升一點八點,調查結果為一百零二點八點。
吳大任表示,兩個指標二月都呈現上升,先前外界認為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對房市殺傷力很大,但從後續調查來看,可能因政策不溯及既往,被認為打房效果影響有限,目前指數來看可能像是「利空出盡」,對房地產影響沒那麼大。
上升幅度第二的指標是「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調查結果為二十四點,月增三點二點;上升幅度第三的指標是「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調查結果為六十三點四點,月增二點零五點。
這次上升幅度最少的指標是「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調查結果為二十七點一五點,僅月增零點一五點,雖然指數小幅回升但還在很低的水準,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有年節效應超過百分之三,近期則是雞蛋問題,民眾可能覺得物價還是持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