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疫後141億元強化水利 陳:已花1300億抗旱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總統蔡英文十二日到施工中的草屯鳥嘴潭人工湖植樹,蔡英文表示,今年在疫後特別預算編列一百四十一億元經費進一步強化各地農田水利工程,希望讓各地有足夠水源供農業使用。行政院長陳建仁直言,政府已投入逾一千三百億元治水、開發水源,要讓台灣更堅韌抵擋旱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昨在南投縣草屯鎮、經濟部水利署規劃施工中的鳥嘴潭人工湖舉辦「森活圈」植樹節活動,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等人出席,與居民及當地國小師生共同種下台灣原生樹種綠化湖區環境。

鳥嘴潭人工湖引取烏溪水源至六座人工湖蓄存,完工後每天可供應彰化、草屯民生用水二十五萬公噸,相當於九十萬人每天用水量,提升中部供水穩定,去年起六大湖區中的A、B湖區陸續達成先行供水目標。

蔡英文表示,透過「前瞻水環境建設計畫」開發多元水源,從二0一七年到現在,全國一天增加一百九十七萬公噸供水能力,目前持續施工的鳥嘴潭人工湖,規劃打造成全國最大的人工湖,未來完工每天可供二十五萬公噸水源給南投、彰化使用,中央也投入新台幣兩億多元做好周邊交通。

蔡英文表示,除鳥嘴潭人工湖建設,政府今年在疫後特別預算也編列一百四十一億元經費進一步強化各地農田水利工程,如配合鳥嘴潭工程,在烏溪周邊進行水圳工程,讓豐水期能取水、蓄水,枯水期穩定供水,讓各地有足夠水源供農業使用。

陳建仁表示,為建構更堅韌台灣,蔡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水環境建設投入超過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推動防洪治水、開發各種水資源、加強水庫集水區保育等工作,讓供水更有韌性,也因為這些水利建設陸續完工,面臨長期缺雨,甚至缺水更勝百年大旱關鍵時刻,抵擋旱情能力已較先前更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