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醫館、城市」3大核心 嘉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展現嘉義醫療風格

嘉義市舉辦近代醫療文化特展。(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市醫療資源充沛,醫生館林立,醫事人員密度及每萬人口總病床數均為全臺第一。為突顯嘉義市獨步全台的醫療城市風格,匯集在地六十家老醫館資料,描繪出嘉義市醫療史重要輪廓的「咱來看醫生—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二十五日在市立博物館開幕。市長黃敏惠表示,「醫者、醫館、城市」三大核心展現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的特殊性,感謝醫護人員努力打拼,守護市民健康,讓嘉義市成為名符其實的健康幸福城市。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是從二0一八   年起開始委託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啟動「老醫館故事撰寫計畫」,透過資料蒐集與田野調查,盤整了六十間的老醫館資料,讓這些醫館的建築、物件及故事慢慢成型。

文化局長盧怡君說,日治時期,嘉義市醫生館即高達百間以上。一八九五年即成立最早的公共醫療設施「嘉義支廳診斷所」(即現今衛福部嘉義醫院前身)。在當時醫療環境與政策的影響下,許多在地優秀青年選擇從醫,並在畢業取得執照後,返鄉執業。

盧怡君說,特展以人-「醫者」、空間-「醫館」、城市-「醫者町」為核心,展現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的特殊性。這場特展就如同是藥引,可以領引市民更瞭解嘉義市在地醫療文化,帶來更多的迴響與思考,進而觸動嘉義市城市復興發展新面向。展期從三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