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的推動下,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成立「氫能燃燒工業應用暨高壓輸儲技術聯盟」,聚焦氫能兩大關鍵自主技術-氫能燃燒工業應用技術與輸儲技術,邀請十家產學單位簽署聯盟合作備忘錄,希望藉由產業鏈聯盟廠商互動交流與技術開發,建立氫能應用示範場域與產業化。
金屬中心指出,面對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淨零轉型議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目標,政府呼應二0五0淨零挑戰在去年三月宣示「能源轉型」下一階段將投入「氫能」的研發,國發會亦發布二0五0年淨零排放路徑,將氫能列為我國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之一。
經濟部技術處何祥瑋科長表示,因應全世界淨零轉型目標,氫能將成為重要減碳燃料,因此技術處相當重視產學界對於氫能發展及相關需求,在氫能技術面也會投入經費進行相關研發;透過金屬中心投入關鍵技術研發,主要投入應用於高壓輸儲工業的抗氫脆銲接材料開發、銲接技術及防氫滲透表面處理技術,以及應用於加熱製程的氫氣與天然氣混燒技術、燃燒器設計開發與工業爐之整合。
金屬中心代執行長林志隆表示,面臨未來大量氫能儲輸需求與工業燃燒應用機會,投入關鍵技術與導入產業應用示範驗證,發展國內自主技術將勢在必行,藉由「氫能燃燒工業應用暨高壓輸儲技術聯盟」的成立帶領氫能先期技術合作之業者凝聚共識,攜手產業鏈建立我國氫能基盤,共同健全台灣氫能產業鏈的發展及推展產業合作發展機會。
十家簽署聯盟合作備忘錄的產學單位,分別為華新麗華不銹鋼事業群、東和鋼鐵、聯華林德氣體集團、良聯工業、首銳銲材工業、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公司、志豪工業、松朋熱能公司、國立中山大學許聖彥副教授團隊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蔡建雄教授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