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定古蹟「滬尾小學校禮堂」修復完成重新開放暨一百週年,恰逢淡水古蹟博物館成立十八週年,卅一日邀請淡水百歲人瑞蔣建德一起來慶生,還有百年歷史淡水國小的學童獻唱生日快樂歌,共同見證歷史。
新北市文化局長龔雅雯表示,淡水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文化發源地之一,其中滬尾小學校是日治初期全台首批建立的日本人小學校,其中一九二三年興建的禮堂是僅存建物,已屹立百年,列市定古蹟,也是在地學校最好的文化教育場域,鄰近的淡水國中、新市國小常進行踏查學習。
滬尾小學校禮堂經修復完成,三月卅一日重新開放免費入館參觀,未來預計與淡水忠山實驗小學合作成為「實驗教育的後花園」,規劃為「新北文化遺產小小導覽員」培訓基地、國際交流的教學場域及淡水區樂齡學習基地之一,持續推廣多元文化教育。

這座禮堂是當時典型的紅磚造公共建築,外牆上有弧拱與扶壁柱,嵌有圓拱木窗及平拱木門,融合東西方的建築風格,坐落於小山坡上,視野角度絕佳;最特別的是,它是「囧臉」古蹟成員之一,比淡水海關碼頭洋樓還多了白色眉毛和鬍子,成為目前最新的拍照熱點。
除建築特色外,滬尾小學校禮堂規劃三大展區為:「舊時光的多寶格」展示保存的遺材殘構及日治時期淡水地區的教育制度。「小學校的日常課」在復舊教室實景以動畫來呈現當時小學生一天的課堂生活。「放學後的童玩趣」則是日本童玩體驗區,包括沙包、劍玉、敲打達摩等傳統民俗玩具,讓民眾在動手玩中感受當時學生的下課「趣」。

今年適逢淡水古蹟博物館成立十八週年,淡古推出「光陰淡水—十八歲靚事」系列活動,一月一主題,讓民眾以不同的面向重新認識淡水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