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走老厝邊>請起立

 ■郭漢辰
 眷村裡的屋舍,無論大小,都隨著歲月的陪伴一同老去。
 人們的哭哭笑笑,同時埋藏在陽光與綠意的搖曳裡。

 軍營裡的中山堂,曾是許多人看電影的地方,雖然生活壓力如此龐大,但是發展一百多年的電影技術,仍然輕易地用光影抹去人們臉上的憂愁。
 幾年前常去左營眷村,吃一家很有名的酸菜白肉鍋,車子開到這裡,都會路過那棟老舊的中山堂。它興建於國民政府遷台的時代,主要用來播放電影,有時會有勞軍演出。
 中山堂原位於軍事管制區裡面,為了便民,從1960年代起軍方開放給營區以外民眾觀看電影,週邊也逐漸聚集為小小商圈。嚴肅的軍營生活與繁鬧的菜市場,形成島國的奇景。
 我雖然趕不及那個年代,但在我成長的那幾年,全台灣的電影院,開始播映時,螢光幕上都會出現「請起立」,然後開始出現唱國歌的影片。那時,心中有點小討厭,看電影就看電影,為何得經過這一小段時間的折騰?
 隨著時光大步往前邁進,再也沒人要去老舊的中山堂,它在2012年結束營業,昔日風采悄悄落幕。只是關了一扇窗,中山堂以另一個面貌再現,2013年,它被高雄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接著它轉型為傳統戲劇中心。
 那個泛黃的年代,成了一頁剪影,被裁貼在歲月的剪貼簿裡。

 最近,我走訪了左營的「再見捌捌陸-台灣眷村文化園區」,園方將以往的眷村和營區生活,做了詳實的紀錄與收藏。在館內還有一座超級迷你的中山堂,裡面重現當年的樣貌,一整排木椅,前方一片大螢幕,小小的播放機,透過光影的投射,放映往日歲月裡的點點滴滴,讓人走入一座幽長的時光隧道。
 在播放影片之前,螢光幕打出「請起立唱國歌」等字樣,我好久沒看到這樣的畫面,我很自然站立起來,接著好久沒聽到的國歌,由眾人唱了起來。第一次覺得國歌這麼好聽,覺得年少時的那種煩躁,早已消失不見。
 反而是舊日記憶在身後,輕聲地呼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