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聯全球老年年金報告 世代契約出現裂痕 台灣居亞洲第一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安聯發布第二版《全球老年年金報告》。依據其專有的年金係數 ─ 安聯年金指標(API)針對全球75個國家的年金體系進行分析。此項指標是以三個基本要素為基礎:基本人口統計和財政前提、永續性評估 (例如,發放與提撥期限)、適足性(例如,擴散度與年金平準性),並運用40個不同參數,評分範圍從1分(非常好)到7分(非常不好),將所有參數加權總和,具體地評估各個年金體系並為其產生總分。

新冠肺炎令許多國家的享壽年限下降,但在少數國家裡,亦造成(小規模)的嬰兒潮。然而, 疫情只是為越來越惡化的社會老化趨勢,造成短暫的中斷。從全球撫養比及老化指數¹中可以清楚看到: 至2050年,此數將從今天的15.1%攀至26.3%,推估 ”僅” 25.3%的增長。「最新資料顯示,國家如中國、韓國或義大利等,人口變化將更為快速,尤其是生育率。無論各國如何努力推出家庭政策,出生率下滑遠比想像中嚴重。但扼腕歸扼腕,仍舊必須面對現實: 世代契約的代間奉養已經變得脆弱。年輕人,特別是Y和Z世代,必須為他們自己的晚年,做出 (更多)的保障準備。令人難以忽視的事實是: 他們需要工作更久、更為專注的儲蓄存錢」報告的共同作者Micheala Grimm指出。

所有研究中的年金體系未加權總分是 3.6:還算差強人意。 相較 2020 年報告,只是小小的進步。 一方面,這不足為奇:因為歷經新冠、俄烏戰爭及能源危機,多數國家的財政空間都大為緊縮;但另一方面,這著實令人失望:大家都同意年金改革的必要性,但多半不做事僅出一張嘴:退休系統的改建毫無進展。 事實上,只有少數國家—例如法國及中國—大幅改革了制度並顯著提高得分。 法國的政治困境幾乎可以是此類改革的實證,因為它顛覆了正常的政治經濟學:由今天發放福利以後再強制付出,變為今天強制付出以避免未來削減。 目前少數幾個表現良好的年金體系—尤其是總體得分遠低於 3 分的丹麥、荷蘭和瑞典(見表)— 都有一個共同點:早在人口炸彈的滴答聲尚未響亮到令人生畏時,就為持續發展訂好方向。那些正在為如何提高年金制度的適足性和覆蓋率、保障其永續性找到平衡點而傷透腦筋的發展中國家,可將這幾個國家視為榜樣。

除了提撥比例與期限等技術細節外,勞動市場的改革,是永續及適足退休制度一個主要先決條件,特別是減少非正規就業以及讓勞動市場適應高齡就業人口的需求。 新技術可以同時促進並推動此一進程。新興市場亦是如此:”自動化、數位化及人工智能可以讓教育普及、進而帶出新的工作概念。就業與退休間的分界消弭,目前僅存在於少數的特權階層。但是未來的退休系統,將建於重新思考教育和全民工作的世界上。” 安聯首席經濟學家 Ludovic Subran 如此說。

本報告涵蓋的15個市場也不例外。至2050年,這些國家 65 歲及以上的人口總數估計將翻倍攀升,從今天的 4.11 億增加到 8.38 億。也就是說,全球 16 億退休年齡人口,一半以上會居住在這些國家裡。 一方面,在預期壽命延長和少子化的狀況下,這些國家的撫養比推估將從 16% 上升至 34%。 誠然,各國在撫養比率的絕對水平上有顯著的差異,但預計至 2050 年,寮國將達 15% 、香港 79%。這些國家的共同點 — 不算已經“老去的”日本,就是他們的社會全都快速高齡化:高齡撫養負擔將在一世代之內,增加一倍以上。

在此背景下,最迫切的需要是不讓亞洲的年金體系受到人口趨勢影響。 此地區在永續性的平均得分為 3.6 ,略高於全球平均的 3.7。適足性得分相對比較低,為 3.7 分,代表地區內的許多國家在這方面仍有待改善。

因為退休制度的發展水準及社會年齡結構不同,各國所需做的改革也不盡相同。 在日本、香港、新加坡及韓國等成熟的市場,強化體系的長期永續性視為重要。我們的指數中,國家/地區的永續性得分清楚呈現這一點。除了韓國和台灣,大多數成熟市場的得分都明顯低於全球平均 3.7,介於日本 3.8 及新加坡 4.1 之間。 反倒是這些市場的適足性皆高於全球分均 3.4,介於台灣2.4 和新加坡 3.2 之間。 在人口仍相當年輕的新興市場裡,例如柬埔寨、印尼或寮國,政策制定者則面臨著提高年金體系的適足性,同時維持長期永續性的挑戰。 近年的改革,如柬埔寨實行的強制繳納,或中國提倡的個人養老保障制度,均有助於提高這些退休系統的適足性。 然而,所有國家的共同點,是法定或最早請領退休金的年齡相對較低,並未反映預期壽命的增長。 將退休年齡與預期壽命的發展聯繫起來,即能改善年金體系的長期永續性。

在此狀況下,年金改革需要與勞動市場改革同步進行。 這不僅適用於必須努力改良勞動市場正規化的新興經濟體,因為這些國家的大部分工作年齡人口仍然受僱於非正式部門,沒有任何社會的福利保障,也適用於地區裡的成熟經濟體,其勞動市場需要適應高齡就業人口的需求,特別是當人均壽命持續增長成為不可避免的發展,用提高退休年齡來相對應,以改善年金體系的長期永續性。

台灣得分為2.9,屬於總分仍低於 3 的國家之一。跟大多數的成熟市場一樣,台灣在適足性的得分比永續性高。 由於年金制度的覆蓋率很高,加上台灣家庭的淨金融資產佔GDP的百分比位居全球前列,台灣在適足性分類指數中得到2.4分,明顯高於平均分數。永續性分類指數的得分為 2.8。逐步提高退休年齡尤有助於改良退休制度的長期永續性,但是,當分析潛在的基本狀況時,則可明顯看出未來需要更多改革。 由於人口快速老化,推估到 2050 年,撫養比將從目前的 25% 增加不止一倍之多,達到 65%。從長遠來看,更進一步提高退休年齡等改革可能成為必然,以確保年金體系的永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