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楊淑芬∕ 台南報導
守護南山公墓巡禮活動,二十三日舉辦「從城內到城外|府城醬油商姚成的生命旅程」走讀活動,在文史工作者洪榮志帶領下,一起走讀醬油商姚成生前所捐獻贊助的廟宇匾聯、碑文及故居,並在南山公墓兩魚地區探訪姚成的墓塚。
活動由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南山公墓自救會、守護南山公墓教師應援團及青年陣線等團體,共同舉辦,在文史工作者洪榮志帶領下,成大楊中平教授、攝影家陳志強、龍脈研究者吳明憲、吉慶聯彩張家豪、綠黨南區召集人賴俊豪等數十位民眾一起走讀認識醬油商姚成生前死後故事。
該墓曾被建築研究者「木也建築學堂」徐逸鴻評為兩魚地區的墓群中「最精美的大墓」。
文史工作者洪榮志爬梳下,還發現府城內仍存有十多處姚成的匾聯碑文。洪榮志認為,姚成不但生前樂善好施,後代子孫甚至每年還繼續以「姚成齋」的名義,為祀典武廟旁的有應廣眾祠持續奉獻。
南山公墓的姚成墓,在造墓師的巧思下,除了墓手作出兩處漂亮的轉折,並且搭配傳統裝飾圖案,如蝙蝠、書卷、螭虎等造型,兩側金爐、后土、山神等配備齊全,非常精彩。而罕見的圓形墓碑橫額「皇恩」及「昭和」紀年,更是印證了二戰末期如火如荼的皇民化運動。與會者紛紛讚嘆,南山公墓真的是「台南400」的最佳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