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舉辦「風險社會下的教育國際合作」研討會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二十九日於暨大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二0二三「風險社會下的教育國際合作」國際研討會。(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陳朝枝∕南投報導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二十九日於暨大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二0二三「風險社會下的教育國際合作」國際研討會。除邀請美國、紐西蘭、法國知名學者親臨暨大參與學術交流之外,還有二十六篇來自於全球各地師生的投稿,針對馬來西亞、日本、緬甸、越南、南韓、德國、新加坡、澳洲、以及台灣面臨風險與各項不確定威脅時,國際合作與跨文化教育策略的探討與交流。

來自於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凱薩琳博士透國國際合作的視角,於疫情期間與清華大學的師生團隊合作,透過書籍的製作,進行泰雅族母語的保存與轉譯。凱薩琳博士特別將位於美國的切諾基民族的語言保護計畫進行對照,她非常讚揚台灣在中小學生有可以選擇不同語言的機會,甚至有選擇學習原住民語言的機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理事長侯永琪教授也表示,未來在師培的課程規劃中,針對於雙語乃至於多語的規劃上,應該賦予更多多元族群語言的關注,讓未來老師在語言教學上能有更多的彈性與多元種族的人文關懷。

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朵依兒博士分享了紐西蘭三個國家不同大學的國際化合作經驗。朵依兒教授表示,現在的國際教育多元且豐富,台灣所指的雙聯學位,其實還包含了雙聯學位及歐美國家所稱的聯合學位,甚至有聯合大學(國際幾個大學的合作,像是歐洲的「伊拉斯謨計畫」可以在二至三個不同的大學就學,最後取得歐盟認證大學系統的學位)、國際頂尖大學的分支、連鎖…等等。

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計有下列七項主題:「風險社會下的各國教育發展所面臨之挑戰與因應策略」、「風險社會下的教育國際合作與在地教育之連結」、「風險社會下之教育創新與社會議題」、「風險社會下的教育國際合作之學生跨領域能力培養」、「風險社會下的教育國際合作中大學與產學合作」、「風險社會下的教育國際合作中大學所肩負之社會責任」、「其他教育相關議題」。透過二十七篇論文發表,全面性討論風險社會下各式教育國際合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