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二日赴台大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演講「海權與潛艦」時表示,面對中共不斷提高對台軍事威脅力道,台灣除要有自我防衛決心外,亦不能自絕於印太戰略外,應銜接「第一島鏈防衛作戰」,台灣心理上不能僅想依賴美國馳援,應將備戰實力與狀態建立起來。
黃曙光表示,台灣位處第一島鏈中央位置,若台灣失守,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將受到波及。雖然中共軍事實力龐大,「敵大我小」,台灣在軍事上確實受限,但要讓對方知道,想打台灣就必須審慎評估得付出多少代價,真正讓對方不敢妄動的軍事嚇阻力仍來自美國這道防線。
潛艦是否為第一擊後提高生存力的選項,黃曙光提到,任何武器裝備在於讓敵人不敢動武並予以殲滅,潛艦具備隱密性,擁有作戰優勢讓敵方不知位置為何,難以掌握,可透過水下活動力反擊敵軍。
黃曙光指出,潛艦國造案裝備以取得模式區分為商售案及軍售案兩種,第一階段為避免裝備廠家製造不符合客戶需求,廠家取得海軍簽署「最終使用者證明」後向美國申請第一階段輸出許可;期間廠家向國務院申請第二階段輸出許可,其中需說明裝備系統性能,以及參與裝備產製、合約執行單位、次合約商等,包含海軍、中科院及台船公司均納入核定。
黃曙光說明,若合約金額超出五千萬美元,除美國行政單位審查外,需經知會國會程序,待許可核定後即表示美國政府「同意廠家與潛在客戶進行商務、供售品項研討」,便可與海軍討論需求並定義準備供售的裝備構型,以及參與潛艦國造的設計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