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在大雪山及谷關地區進行台灣黑熊族群監測研究,二日夜間接獲研究捕捉繫放黑熊死亡訊號,三日上午於和平區橫流溪旁山域尋獲其遺體,檢視左前肢雖受困套索,但無明顯外傷,經送解剖檢驗,推測死因與脫水有關。案件已移請警政署保七總隊第五大隊偵辦,確認是否有蓄意殺害黑熊情事。

東勢林區管理處昨天表示,該處「大雪山及谷關地區黑熊族群監測計畫」,一一一年三月起委託台灣黑熊保育協會黃美秀教授團隊執行,頸圈編號九三六八五黑熊於今年三月二十四日在大雪山捕捉後繫放,體重八十五公斤,是四肢健全的成年大公熊。該黑熊繫放追蹤兩個多月期間所回傳的移動軌跡顯示,活動範圍大致於屋我尾山及橫流溪周邊山域,每移動一段距離會在小區域停留約二至四天,再往下一處移動。

研究用頸圈設定每八點五小時定位一次,每定位五次透過衛星回傳一次訊號,監測團隊最快每四十二點五小時會接獲黑熊活動點位訊號,但衛星訊號會受天候、地形及黑熊活動姿勢影響,無法確保每次都能成功接獲訊號;依據監測團隊回報資料顯示,九三六八五黑熊於五月二十九日起開始停留;期間未收到回傳訊號,遲至六月一日中午接獲訊號,比對整體移動軌跡未發現異常情形,二日晚間十一時接獲系統發送死亡訊號,林管處於三日清晨六時派員前往訊號最後位置搜尋,於上午十時在橫流溪旁山域尋獲該黑熊遺體。
九三六八五黑熊遺體四日上午在台北市立動物園進行X光及斷層掃描等檢驗,初步判定左前肢有套索纏繞痕跡外,無槍傷或其他明顯外傷,屍體經送交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解剖,結果顯示黑熊受困陷阱時間不長,但有嚴重脫水現象,推測死因與脫水有關。

東勢林區管理處在大安溪及大甲溪流域推動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重新盤點出轄區內二十個與黑熊活動區域相關的部落社區,六月六日在環山部落加強推動友善黑熊社區宣導活動,深入各部落社區進行宣導工作,鼓勵山村居民加入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自主巡守,針對有防治獸害或傳統狩獵需求居民,加強推廣使用改良式獵具,期能避免誤捕事件再度發生。

東勢林區管理處呼籲,山區農民若有防治獸害或是部落族人有傳統狩獵需求,可向林管處申領改良式獵具使用,切勿私設大口徑套索陷阱;另外,如發現黑熊誤中陷阱或是受傷情形,請撥打通報專線0八00-000-0九三或一九九九及時救援,只要不是刻意獵捕黑熊,立即通報就不用擔心會被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