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台灣出現確診首例兒童猴痘病例,這名居住在新竹市的四歲男童,先前曾與確診的同住家人接觸,研判為家戶感染,由於男童發病後並未到幼兒園,新竹市衛生局已經匡列男童的四名同住家人,接觸者都無出現相關症狀,考量男童發病後未上幼兒園,幼兒園的傳播風險低,但幼兒園八日休園一天進行環境清消。
新竹市衛生局長陳厚全表示,該個案為一名四歲男童,有猴痘接觸史,就讀新竹市某幼兒園,在六月一日晚上出現發燒情形,六月二號因為右眼出現紅腫就診,未再到校上學,後續手腳及軀幹也都發現出疹和水泡等症狀,且眼睛症狀未好轉,六月五日到醫院就醫,並於六月七日研判為確定病例,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猴痘,目前幼童住院隔離治療中。
根據疾管署的統計,長時間以來,台灣的猴痘個案只有一百多例,與歐美等地的疫情相比好很多,這與台灣的觀念比較保守有關,因為猴痘最主要是皮膚病灶的接觸傳播,需要透過密切接觸,只要與猴痘患者進行擁抱、按摩和親吻或任何不安全的性行為,都有可能感染猴痘,確診者家中若有小孩,務必嚴格禁止接觸,應該保持距離,不可在同一個空間活動。
衛生局說明,該確診幼兒因與先前確診之同住家人於發病後有日常生活接觸,疾病管制署研判為家戶感染,經疫調結果,目前接觸者皆無出現相關症狀,且個案發病後該生未至就讀之幼兒園,評估幼兒園傳播風險為低。
衛生局即日起進行接觸者追蹤,包括同住家人、幼兒園同學及醫療照顧相關工作人員等進行衛教及自我健康監測二十一天,幼兒園八日也閉園進行環境清消等防治工作;衛生局也將針對醫療及再次評估高風險接觸者,評估是否進行猴痘暴露後預防接種。
衛生局長陳厚全提醒,猴痘可以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瘡痂、體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只要與猴痘患者進行擁抱、按摩和親吻或任何不安全的性行為都有可能感染猴痘,猴痘症狀包括可能會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出現皮疹,例如生殖器、肛門、手、腳、胸部、面部或嘴巴等,相關症狀則有發燒、畏寒、淋巴結腫大、肌肉痠痛、頭痛等。
衛生局說明,曾與猴痘個案接觸,仍可正常生活上班上學,若出現皮疹或其他可能的猴痘相關症狀時,請主動聯繫衛生單位,協助安排就醫及診斷,就醫時請佩戴醫用口罩,並主動告知相關接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