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報載稱台南虱目魚從二0二0年的量豐價低,到目前的量少價高,是漁電共生所造成。南市府農業局十三日回應,當年出現量豐價低,是因部分漁民改養殖其他魚種,政府並舉辦行銷活動,協助漁民銷售大量虱目魚,如今卻被用來指稱是因為發展漁電共生,才打亂市場行情,有失公允,且有因果錯亂之虞。
農業局指出,這三年多來,飼料成本漲幅有二至三成,加上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虱目魚價格從三年前的低點,到近年的回升,也吸引不少漁民重回養殖行列。虱目魚大出的季節在年底,今年至目前為止,台南的漁獲還足以支應市場需求。
農業局說,今年台南虱目魚的價格,池邊價從年初每台斤七十五元已逐漸回穩至每台斤約六十五元。台南虱目魚約七成供應水產加工廠,三成由盤商收購販售,目前產量尚充足,也已開始有漁民需先預約加工廠收購。預估十到十二月主要產季的虱目魚價格,會更加穩定。
農業局強調,漁電共生綠能政策本質是土地複合式利用,以養殖為主、綠能為輔,堅持環保及生態優先,讓養殖漁民、地主及光電業者三贏。漁電共生案場建置完成後,必須恢復養殖達平均產量七成以上,市府會杜絕「假養殖真種電」之不良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