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美館前身屏市公所 館前碑文見證自治歷史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市公所蛻變為屏美館,館前碑文見證歷史故事,屏東市長周佳琪與學者專家研商未來保存維護方向。(記者毛莉攝)

屏東美術館的前身是屏東市公所,進入大門前左側有一塊富有歷史的石碑,記載了一段屏東市地方自治的歷史,市長周佳琪重視地方文史價值,邀集專家學者及地方耆老,共同研討碑文的歷史沿革,未來將以盡量保留石碑原貌的方式做維護。

屏東市公所蛻變為屏美館,館前碑文見證歷史故事,屏東市長周佳琪與學者專家研商未來保存維護方向。(記者毛莉攝)

屏東美術館由原屏東市公所辦公廳舍整修,自民國四十二年落成啟用,至今超過七十年,外牆石碑文為落成之初,由時任縣長張山鐘作序,石碑上的序文見證了屏東市公所由辦公廳所蛻變為美術館的過程,隨著歲月的流逝,部分字跡斑駁蒙塵,周佳琪特別責成美術館辦理維護工作。

屏東市公所蛻變為屏美館,館前碑文見證歷史故事,屏東市長周佳琪與學者專家研商未來保存維護方向。(記者毛莉攝)

座談會邀請屏東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賴福林教授、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系蔡隆財老師、古物維護專長的吳慶泰老師、文史工作者陳榮惠先生等,共同針對屏東美術館石碑文的歷史價值及後續管理維護的方式做討論。

專家學者討論結論指出,石碑文材質為花崗石,面屬以拋光方式處理,陰刻字體容易吸水產生劣損,上漆能增強防護及防水,未來市公所將以盡量保留石碑原貌的方式做維護,也會在旁並列加註標點符號的石碑誌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民眾更容易閱讀。

屏東市公所蛻變為屏美館,館前碑文見證歷史故事,屏東市長周佳琪與學者專家研商未來保存維護方向。(記者毛莉攝)

周佳琪表示,城市建設除了新建設施及硬體設備外,文化、美學與歷史意義更是城市發展最具價值的根本內涵,同時也需要透過群眾的關注,去發掘、探究並保存這些地方文物,文化才能被賦予生命性及延續性。

即時

日本「食人菌」恐慌背後的真相!醫師解讀風險與防護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

第三屆雲林電競派對即日起報名 總獎金達三十六萬邀你...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邁入第三屆雲林...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