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環保署環評大會二十六日審查通過永安至通霄第二條海底輸氣管興建環評案,開發單位評估對沿海養殖業影響輕微,承諾加強陸域石虎、海域中華白海豚的監測、保育。
「永安至通霄第二條海底輸氣管線興建計畫開發單位中油公司表示,將沿既有永安至通霄海管東側約一公里(間距五百公尺以上)範圍布設管線,總長約二百卅三公里(含陸域及海域)。
中油指出,管線分陸上及海底工程。陸上部分,在永安端採微隧道鑽掘,通霄端以明挖覆蓋及微隧道鑽掘進行;海底部分,鋪設作業依序為挖溝、鋪管、回填及拋石,搭配耙吸式挖泥船、原土回填等,妥善控制施工範圍以限縮影響區域,減輕對漁場及養殖區影響。
環評委員關心陸上端可能影響石虎生態,苗栗上岸段海域則是中華白海豚重要棲地,要求除了加強監測外,也要擬定具體保育措施。中油表示,施工區域已規劃避開防風林、工區車輛限制行進速度以避免路殺,並設立圍籬避免石虎闖入等;中華白海豚保育部分,在施工海管沿線周邊一公里海域配置鯨豚觀察員,發現鯨豚時須通報施工單位在安全無虞狀況下暫緩施工。
至於環委關心施工是否會影響沿海養殖業,中油強調,根據海域水質模擬擴散影響最遠範圍離牡蠣養殖生產區尚有相當距離,以最接近的台南市為例,與牡蠣養殖生產區最短距離約一千三百公尺,評估影響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