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今年首度舉辦三梯次外籍看護烹飪班,邀請專業烹飪老師開班授課,勞工處更準備看護的母語烹飪菜單,並有翻譯員全程陪同,由烹飪老師講解指導,亦安排照服員帶領一同前來的爺奶進行靜態活動。

勞工處二日表示、新竹市約有四千多名外籍看護工,深入需要長期照護人力的家庭或機構,承擔起主要照顧責任,讓被照顧的阿公、阿嬤及家屬都能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市府於七月在身心障礙者就業綜合大樓的中餐教室,舉辦三梯次外籍看護烹飪班,邀請專業烹飪老師開班授課,教導外籍看護工了解台灣食材及烹飪方式,讓外籍看護有更多學習機會、提升技能,並早日融入台灣社會。

勞工處長黃錦源分析,新竹市外籍看護以印尼籍三千八百四十人最多,其次是菲律賓籍以及越南籍。越南與台灣文化相仿,而印尼籍移工多信奉伊斯蘭教、不吃豬肉,但台灣飲食文化則習慣使用大量豬肉,呼籲雇主應尊重包容不同宗教信仰所帶來的生活習慣差異。
學員印尼看護工娃蒂參加第一梯次烹飪課,她表示,煮五味核桃燉雞湯時使用烏骨雞,另外還有一些中藥材配料,過去在印尼都沒有看過,料理香味十分特別。第一梯次的學員還有越南看護工妮妮,剛來台灣工作,其雇主陳先生感謝市府舉辦這次活動,讓妮妮可以學習烹飪技巧,料理健康食材給阿嬤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