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辦理的「一一二年海是生活節:河海有約」系列活動,以不同的主題讓人群親近大海,也讓大海走進民眾的生活。上週末兩場活動是由荒野保護協會帶領大家夜訪美崙溪的生態,花蓮市長魏嘉彥也到場與大家一起用耳、用鼻、用眼去了解美崙溪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河水孕育一座城市的發展,美崙溪也牽動著花蓮市的發展史,有著豐富的歷史人文紀錄,在溪畔更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這週邀請講師藍振峰以及林宏達,帶著大家沿著太平洋公園北段到將軍府,一探美崙溪夜間生態。
一行人慢行在美崙溪畔,除了解說員的聲音,身邊也充滿唧唧蟲鳴,途中看到了蝙蝠、陸蟹、夜鷺、蟋蟀、黑框蟾蜍、相手蟹、澤蛙、非洲大蝸牛等,也帶大家認識沿途的各種植物,有銀合歡,雞屎樹、雀榕、瓊崖海棠、馬拉巴栗、構樹、茄苳樹、苦楝樹,在講師們的解說下,了解生物的各種動植物的特性及特徵,參加學員也更了解美崙溪周邊豐富的生態環境。

藍振峰老師表示,夜晚是蟹類出沒的時間。他指著河口一帶溪岸旁的水溝與樹林,讓大家觀察許多陸蟹開始爬出來活動,顏色鮮紅的相手蟹也現蹤跡,讓大小朋友都非常驚喜。
特別的是看到了美崙溪的稀客台灣狐蝠。講師說,台灣狐蝠是一級保育類動物,根據農委會特生中心的研究全臺族群可能只剩二百隻,近年在美崙溪畔陸續有生態觀察者發現台灣狐蝠飛行及覓食的紀錄,讓美崙溪成為本島最穩定活動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