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平台群眾集資總金額破 100 億 六成以上金額支持原創

台灣規模最大的群眾集資平台「嘖嘖」,成立 11 年來累積蓄勢。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規模最大的群眾集資平台「嘖嘖」,成立11年來累積蓄勢,總群眾集資金額於今年8月4日突破新台幣100億元。為分享這一歷史性時刻,16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行「讓美好的事物發⽣・嘖嘖群眾集資平台記者會」,現場邀請並匯集14個經典群眾集資專案的快閃攤位,分享他們的創意成果。嘖嘖平台共同創辦人徐震表示,達成100億集資目標不僅是平台的重要里程碑,更象徵著台灣產業邁入下一層次的規模,並宣佈平台未來發展的三大主軸,包括「原創」、「台灣文化」及「在地產業規模化」。

徐震表示,為深化群眾集資的「原創」理念,嘖嘖將成立子公司,直接注入經費投資原創概念,藉此挖掘培育優秀團隊,進一步推動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總統蔡英文以神秘嘉賓身份現身記者會現場,細心聆聽14個群眾集資攤位的講解,並給予鼓勵,表達對台灣原創力的高度支持。

總統蔡英文也曾以提案人身分在嘖嘖提案,親臨現場和所有提案團隊合照。

遠流出版董事長王榮文分享,過往出版品僅能透過傳統通路銷售,而群眾集資平台可以讓更多紙本書、經典作品被看見,藉此帶動出版市場。遠流去年推出金庸作品集改版計劃,集資金額超過1200萬,成為嘖嘖平台的出版品類型第一名。他觀察到,嘖嘖的出版數量和營業額都令人驚艷,期待未來嘖嘖對出版市場的成長潛力。

新媒體影音創作者協會副理事長張志祺表示,他在嘖嘖平台上發布的第一個專案,是創業第一年最大筆的收入,協助度過創業初期的難關。嘖嘖後續發展的訂閱式集資,在創業最艱困時也為他提供了最大的幫助。許多 Youtuber、影音知識內容創作者,都透過和嘖嘖的合作,啟動了聯名、周邊、訂閱等,連結他們和群眾的關係。嘖嘖平台與 Youtuber 等影音創作者之間的關係能如此契合,是因為雙方都很相信群眾的力量,也珍惜群眾的信賴。

記者會現場也邀請到文化部部長史哲、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張漢寧、雜學校校長蘇仰志、優嘖國際總經理林倫慶、源源鋼藝創辦人王冠翔等貴賓致詞給予祝福。

徐震表示,在嘖嘖累積的100億金額中,超過62億元是支持具有原創概念的專案,顯示出「原創」依舊是群眾集資市場中最有吸引力的能量。在嘖嘖上可看見許多引人矚目的原創提案,其中包括以 Maker 文化為基礎的 Cubiio 團隊,創新雷雕技術的新創科技公司;以及致力於打造符合日常生活所需的眠豆腐家居品牌,從臥室到客廳,設計的魅力無所不在。此外,台北大空襲團隊更是透過群眾集資,將台灣歷史融入桌遊、小說、電子遊戲和音樂劇等多元領域,成功將文化資產轉化為多樣的IP商品。

徐震並分享,過去12年嘖嘖上架超過7,000個專案,其中5,500個案件成功達標。在這一系列成功案例中,以文化內容為主題的提案正蓬勃崛起。這些文化內容專案包括了遠流出版社重磅再版計畫,重新呈現金庸百年經典全套;獨立表演團隊,如驚釀小酒館,成功將網紅文化引入音樂劇領域,透過嘖嘖平台發行原聲專輯;以及英國藝術家 Tom Parker,透過嘖嘖將他筆下的台北地圖轉化成掛旗和海報,讓台北的不同風貌透過他的視角得以呈現。

在100億的觀察中,徐震特別提出「中小型創意工作者」在群眾集資正透過集資模式在嘖嘖平台上連續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這些創意工作者包括了源源鋼藝、Hank and Max、以及海裡魚拼圖等,透過創新的理念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獲得了持續的商業成就,凸顯了群眾集資模式培育台灣中小型創業家及將好點子商業化的優勢。

嘖嘖群眾集資100億記者會合照,用手指比出代表嘖嘖的Z。

徐震認為,嘖嘖平台在過去11年中累積超過7,000個專案的實力和經驗,正成為推動品牌邁向下一階段的強大推動力。嘖嘖始終不忘初心,群眾集資的100億,是凝聚了無數個創意工作者的努力和信任,他指出,達成這目標的同時,意味著更多原創力量、在地文化以及中小型創意工作者能夠透過群眾集資這一商業模式,獲得所需的資金支持,實現他們心中所懷的美好願景。徐震深信,這成長將不僅豐富著台灣創意產業的多樣性,同時也將為整個社會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