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雕大師謝源張:中元祭展現族群和解

主持人余治明邀請國寶級米雕大師謝源張,為大家分享雞籠中元祭的由來及特別的傳統習俗。(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推出的網路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由主持人余治明邀請國寶級米雕大師謝源張,為大家分享雞籠中元祭的由來及特別的傳統習俗。基隆中元祭除了展現基隆慎終追遠的精神外,也代表基隆各族群間的和解,現在更成為基隆最重要的文化瑰寶。

謝源張表示,在清朝咸豐年間,由於漳泉地區民眾來到基隆爭奪資源頻繁的械鬥,造成很多人員的傷亡,為了讓這些亡者能入土為安,最終雙方約定安葬亡者外,在農曆七月依傳統禮俗舉辦普度。此外,中元祭每年都由不同姓氏的宗親會舉辦,以血緣取代地域的分歧,促成族群和解。因此雞籠中元祭除了祭拜好兄弟外,也反映不同族群放下歧見,共同合作的精神。

所謂的米雕並非在米上雕刻,而是大家所熟知的捏麵人,在中元普度期間,總鋪師除了菜餚外,也會製作米雕。(記者吳翊慈攝)

謝源張說,中元普度會以「金松宴」來宴請好兄弟,金代表富貴、松則代表長壽,宴席中除了準備了葷、素以及西洋三種不同風格的食桌外,也準備看桌米雕供好兄弟觀賞。所謂的米雕並非在米上雕刻,而是大家所熟知的捏麵人,在中元普度期間,總鋪師除了菜餚外,也會製作米雕,製作成蔬果、動物、人物等,型態各異而豐富,也成為中元祭文化的另一種展現。

謝源張也分享了一些中元祭獨有的習俗,如在普度的宴席中,會特別準備空心菜湯並潑掉,代表有心招待好兄弟,但希望好兄弟不要流連忘返。在農曆七月也會供奉必桃、必粿以及摩訶,目的是為了幫好兄弟祝壽,充分展現基隆富有人情味的文化。

余治明表示,早期先民在開墾基隆的過程中,常為了爭奪資源發生族群械鬥,造成許多傷亡,最終在各方的調解下達成和解,並以宗親為代表,每年輪流舉辦中元普度,逐漸演變成今日的中元祭。中元祭活動從七月初一開龕門、開燈放彩、放水燈遊行、以及放水燈頭等,都是基隆的獨特歷史文化,而各宗親的參與也象徵基隆族群的和解。

即時

台東縣國中小應屆畢業生縣長獎頒獎 饒慶鈴勉勵學子探...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縣府二十九...

端節連假公路局限定東部地區好康再加碼 讓遊客輕鬆暢...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端午連假將屆,...

養生館掛羊頭賣狗肉攬客按摩兼販毒 中市警逮3人送辦...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警察局刑...

遊覽車國道火燒車 台南後甲國中32名師生緊急逃出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搭載三十二名台南後甲國...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