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中小學校開學了,不少家長幫孩子選購書包、文具用品、便當袋、學生制服等開學用品;新北市府經發局近日針對學童開學前商品專案抽查,總計抽查三一一件,其中四十九件標示不合格,不合格率達十五點七六%,已分別要求業者限期改善。
經發局長何怡明表示,民眾在購買書包、文具用品、便當袋、制服等商品時,往往只留意商品外觀及價格,鮮少注意商品是否有完整標示;相關學生用品均應符合商品標示法暨其他相關標示基準規定,常見的書包、便當袋商品應符合「商品標示法」、文具用品應符合「文具商品標示基準」、學生制服應符合「服飾標示基準」等。
經發局表示,這次針對開學前商品專案抽查,共抽查三一一件,有四十九件不合格商品,其中書包、便當袋主要缺失為未標示原產地、製造商或進口商資訊、製造日期。文具用品主要缺失為未標示原產地、製造商或進口商資訊;學生制服則以未標示原產地、製造商資訊、洗燙處理標示、成份標示等為大宗。
對次不合格商品,經發局分別依「商品標示法」、「文具商品標示基準」、「服飾標示基準」等規定立即要求業者限期改善,逾期未改善者將依法裁處二萬元以上至二十萬元以下罰鍰,嚴重者將函令下架或公告業者名稱。
經發局呼籲,商品標示是商品的身分證,保障消費者對商品「知的權利」,家長幫學童購買開學商品時也要注意所使用的商品品質與使用安全,購買前應看清楚標示內容,拒絕購買來路不明、標示不全商品,保障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