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萬物皆漲,基隆市完成預告「基隆市道路命名暨門牌編釘自治條例」第七條條文修正,將來申請門牌,將參酌雙北市收費標準,從現在編訂門牌費每面五十元調漲到六十至七十元不等;市府強調,此為預告修正,還要經市務會議通過後送市議會備查。
基隆市中正區靠海,算是海風吹蝕門牌破損、缺漏或標示不清最嚴重的一區,市議員呂美玲說,基隆因為多雨的氣候,門牌就像房子一樣容易被腐蝕。而鋁製的門牌更經不起長年的風吹日曬雨淋,所以常有些門牌若沒有及時更換,經常讓新郵差或快遞、宅急便業者找不到住址。因此,基隆門牌使用的材質,或許應該將基隆的氣候條件列為優先考量。

同時,基隆的「門牌編釘作業流程」的規範內容僅有初編、增編、合編、改編、註銷的申請,並沒有特別註明更換的申請。所以,一般市民並不知道門牌老舊、模糊不清,是否可以申請更換?呂美玲說,「連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為預防委外廠商反映成本臨時喊漲,市府預告門牌將漲價,呂美玲說,是可以接受,但材質一定要改最好的,且這次全部更換,由市政府找人設計,然後由市府支付,未來若要申請更換才收費。市議員張顥瀚表示,近幾年物價上漲,樂見市府隨物價波動調高門牌價格,以敷成本。但中正區近海,一般的門牌歷經風吹雨打,較容易遭鹽分侵蝕,導致時常有難以辨識的狀況,建議市府在調整價格時,材質上也應一併考量。
中正區民也建議,基隆的門牌實在太久太舊,生鏽看不清楚,用鋁製材質不好,應該用白鐵或是比較先進鐵片,甚至可學花蓮吉安鄉用QR code。
市府民政處戶政科長李金貴表示,全市門牌十九萬三千多面,總汰換要二千萬元,目前門牌自治條例正在修正程序中,待修正通過後才可以擬定新收費標準,收費標準的條文基本上參考雙北,經查北北基桃甚至彰化、台中以基隆市收費最低,二十餘年未調,李金貴說,基市收費基準仍另需參考物價等資料,經簽辦後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