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除虎見效 魚虎球撈量銳減

漁民在日月潭捕獲母魚虎,剖開後發現疑似「二次抱卵(黃色條狀物為魚卵)」。 (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南投報導

日月潭遭魚虎入侵,南投縣政府鎖定夏天繁殖期電撈防治,七月開電後每次動輒捕獲破千尾,近期卻剩不到五百尾,撈捕量銳減,漁民更發現母魚虎「二次抱卵」,十月恐還在孵小魚。縣府表示,將繼續監測,並執行電撈至十月底。

農業處指出,學名「小盾鱧」的魚虎疑遭人放生日月潭,成魚體型大、攻擊性強,而每年七月進入繁殖高峰期,幼魚會集結成「魚球」,並由成體護幼出動獵食,為防止繁衍擴散,縣府為此與清大團隊、當地漁會合作,近年鎖定電撈魚虎球。

南投縣政府鎖定夏天魚虎繁殖期電撈防治,今年七月開電後,每次動輒捕獲破千尾,近期卻剩不到五百尾。(記者陳金龍翻攝)

一0九年首度在夏天電撈魚虎球共移除約八千尾,一一0年更一舉捕獲三萬四千尾;去年疑受氣候影響,魚虎球推遲至七月底才現蹤,電撈量因此減少大半僅約一萬五千尾。而今年從七月初展開週期性電撈,近期撈捕量則明顯減少大半。

農業處則表示,近期魚虎球電撈量減少,管除了八月起屢受到颱風、降雨等影響,最主要是已陸續移除第一批孵出的魚虎,越抓越少算正常,電撈統計狀況也與去年差不多,對較晚孵出的幼體,電撈也將執行至十月底,持續監測並全力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