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海科館潮境智能海洋館喜事連連,繼海蘋果產卵後,一樓潮間俯視缸也有東方新魟寶寶誕生,這是東方新魟寶寶全台首次在人為環境下繁殖成功之案例,讓照顧海洋生物的飼育員們欣喜不已。
飼育員表示,俯視缸內共飼育有四尾東方新魟,其中一尾公的和三尾母的東方新魟,三尾母魚從年中起即發現其腹部有明顯隆起,七月初其中一尾母魚首先誕下第一隻小魟魚寶寶後,飼育員即加強關注其他兩隻母魚。也觀察到另一尾魟魚媽媽除了腹部懷孕特徵明顯外,從八月開始大多時間幾乎靜止不動,並時常保持尾巴上揚姿勢,研判這些舉止可能為魟魚的預產行為,並於這段時間特別加強魟魚媽媽的營養補充,終於在八月十一日上午又產下二尾魟魚寶寶,目前新生的三尾魟魚寶寶皆暫時於潮境復育中心進行馴餌照顧.成長狀況良好。

「東方新魟」俗名土魟,曾經稱為古氏土魟,身體呈土黃色,身上有藍色斑點,一般人常與藍斑條尾魟混淆,海科館表示,分辨方法在於東方新魟體呈菱形,而藍斑條尾魟體呈橢圓形。東方新魟的尾鰭末端有黑白相間的條紋,生活在海洋底層,從近海到大陸棚,水深一百公尺內的海底,包括珊瑚礁旁邊沙地都能發現,懷孕的母東方新魟一次只產下一隻幼魟,和海科館目前的觀察相符,魟魚媽媽大概二十公分,魟魚寶寶為胎生,一出生就約已經十二公分了。

潮境智能海洋館一樓所設置的潮間俯視缸以展示東北角在地的生物特色,而東方新魟游走時貼在缸體中的可愛模樣,常吸引許多幼童的目光及與之互動,研究員表示,缸內的透物種與組成常會進行調整,此也期望展示在地物種前提下也能同時讓缸內生物彼此共融、健康生長,目前東方新魟寶寶的來臨證明先前的調整已有初步成果。目前還有一隻母魟已經又懷上第二胎,仔細看還能發現魟魚寶寶在魟魚媽媽開始胎動,孕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