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金龍/南投報導
日月潭遭魚虎入侵,夏季進入繁殖期,通常入秋繁衍趨緩,未料今年入秋後魚虎球竟大爆發,中秋節前的電撈行動更一舉捕獲六千三百二十三尾,創下今年單日紀錄,也讓今年撈捕量突破二萬六千尾,已超過去年的一萬六千尾;而由於魚虎出現「二次抱卵」現象後,不但引發縣府重視,更有中部地區十名釣友一日選擇在中秋連假最後一天,齊聚日月潭加入「除虎」行列,一天下來共逮獲十尾。
外來種「魚虎」疑遭人放生日月潭,成魚體型大、攻擊性強,每年七月進入繁殖高峰期,幼魚體色通紅,會集結成魚球,由成體護幼出動獵食,隨氣候轉涼,入秋後繁衍趨緩,縣府與清大團隊、漁會合作,近年電撈魚虎球防治。
南投縣政府今年七月開始針對魚虎幼魚孵化形成的魚虎球進行電撈,捕獲的高峰為七月底的二千七百二十尾,八月則開始明顯下滑,甚至曾在九月十三日一天只斬獲八尾,也是今年電撈防治以來最低數量,原以為這意味魚虎繁殖期已進入尾聲,怎料,九月十八日起,電撈魚虎球竟又變多,單日最多的捕獲量達六千多尾,迄今累計電撈約二萬七千尾,已超越去年的一萬六千尾。
面對成年魚虎「二次抱卵」來襲,非但縣府持續警戒,也在中部地區掀起一股捍衛生態的「除虎」熱潮,一日來自中部地區的十名釣友,以二人一組垂釣方式展開除虎,一天下來總共捕獲十尾魚虎,且體重都超過十斤,有的母魚虎腹內還驚見魚卵,令釣友開心地表示,簡直是「雙殺、雙喜」,魚蛋不但讓魚虎大餐更加豐富,同時也達到遏止魚虎孵化除害的目的。

南投縣政府說,縣府仍會針對「二次抱卵」魚虎球密切觀察,一旦發現其蹤跡便會派員電撈,並在感謝日月潭漁民及各縣市釣友協助「除虎」工作之餘,也再度呼籲民眾不只養魚,連同飼養貓狗也一樣,都不可任意棄養,才是維護生態環境治標又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