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發表新書《豐生髓起》慶祝30周年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慶祝三十週年,舉辦髓緣三十新書《豐生髓起》發表會。(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慶祝三十週年,六日舉辦髓緣三十新書《豐生髓起》發表會,向所有的志願捐贈者、關懷志工致敬;同時首創「髓緣元宇宙」,超越時空限制,推廣醫療知識,不僅擁有AR智能解說員,民眾還可以3C用品經由「造血幹細胞捐贈元宇宙」跨平台系統,了解造血幹細胞捐贈流程及對血液疾病患者的意義,也可參與各種模擬任務,成為合格的宣導志工。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等人感恩所有付出善心的捐贈者,也向志工團隊道謝,謝謝他們為搶救生命,至今累計超過四十六萬八千筆志願捐贈者資料,共同為全球三十一國家地區,超過六千五百多個生命與家庭找到重生的契機。

回顧三十年來,從一位血癌病患的請託,一群醫療專業有心人士的大力奔走,證嚴法師振臂疾呼,慈濟志工群起護持,卯足全力的在臺灣各地街頭巷尾宣導尋人,不僅在創立骨髓資料庫初始推動捐贈觀念困難,在配對成功完成移植的艱辛歷程也累積無數動人的故事,約到第十二年,才完成一千例捐贈;直到二00二年啟用周邊血幹細胞收集後,終於大大提升建檔捐贈意願。

但隨著逐年移除超過五十五足歲的資料,汰舊換新的速度遠不及人口老化,如何邀請十八歲以上的青年建檔,促進資料庫年輕化,以提供優質造血幹細胞給需要移植的血液疾病患者,是中心當務之急。

院長林欣榮戴上AR眼鏡,體驗「AR智能解說員」。(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為了超越時空的限制,中心與南臺科技大學、佐臻公司合作推出髓緣元宇宙,是全臺第一個用VR元宇宙導入醫療知識推廣的醫療中心,也是全球第一個用AR結合AI虛擬解說員協助推動造血幹細胞捐贈的骨髓庫,以元宇宙打開推動造血幹細胞捐贈新紀元。

「AR智能解說員」不僅可以向民眾推廣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善舉,並解答相關問題以及釐清可能的疑惑,同時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搭配動畫、影片等多媒體互動,讓民眾、特別是年輕族群可輕易了解造血幹細胞捐贈與流程,加入志願捐贈者行列。另外,「造血幹細胞捐贈元宇宙」是跨平台系統,也能提供宣導志工、醫院同仁教育訓練用。

吳彬安副院長(右)體驗「造血幹細胞捐贈元宇宙」跨平台系統。(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慶祝三十周年,將在十月七、八日兩天活動中,除有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公開場活動中將有十三位受贈者與家人可以見到期待多年只盼見上一面的救命恩人,年紀最長的受贈者已七十一歲,年紀最小的只有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