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在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支持下,金屬工業研究中心投入「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產業技術升級輔導計畫」,已完成在高雄楠梓建立總部並正式啟用「銲接訓練場域」,增加國內銲接技術人力數,間接促動我國鋼結構製造產業創新、轉型與升級,期提升水下基礎製造技術能量及輔導產業在地化目標。
產業發展署組長郭肇中表示,離岸風電產業為我國從無到有之新興產業,推動過程面臨到種種困難,以離岸風電零水下基礎結構為例,需屹立於海上操作超過廿年,且須具備抗颱、耐震及耐腐蝕等特性,為相當重要之關鍵組件,水下基礎的銲接製程相當重要,競爭力提升是亟需建立與具備之能量。
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指出,中心自一0九年起著手規劃高階銲接技術訓練課程,提供國內既有銲接人力進行技術精進與提升,有效提升國內銲接技術人員銲接實務技術能力,為因應後續區塊開發階段需求,更需持續精進高階銲接技術訓練課程內容,及培育銲接技術訓練師資,以提升國內水下基礎產業所需高階銲接技術人才能量,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銲接訓練場域」未來更能結合產業界、學界、協會合作,靈活客製化銲接訓練內容,提供產學銲接技術師資進修及有意投入離岸風電產業鏈的學子扎根及職前訓練,間接減輕業者對銲接專業技術人才培育的負擔,擴散人才培育的效應,增加國內銲接技術人力數。
出席揭幕典禮的有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金屬機電組郭肇中組長、台灣風力發電產業協會黃伯器常務理事、台灣銲接協會敖仲寧副理事長,以及國內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及鋼結構產業代表,共同見證台灣銲接技術人才培育基地的誕生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