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金門地區醫療服務品質 強化離島就醫零距離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縮短城鄉醫療資源的差距,健保署自89年3月起實施金門IDS計畫。近期於本月26、27日兩天,健保署相關人員赴當地關心在地健保醫療服務品質,並實地視察IDS、遠距醫療服務及牙醫醫療執業計畫執行現況,以及雙方交換意見,未來將持續以提升山地離島的醫療照護品質與就醫的可近性為目標。

健保署推動金門IDS計畫,即透過醫療服務整合方式,導入台灣本島大型醫院承接,並自94年起由台北榮總,以醫院端、健保署及金門縣政府共同合作,逐步實踐在地化醫療,使病患減少後送轉診情況。

相關合作項目包含專科醫師進駐金門醫院協助心導管室成立、神經外科進駐及提供癌症者之化學治療等,提升金門在地醫療量能;每月可投入專科醫師支援急、門診共76診次及每年提供78名專科醫師駐診,大幅優化金門醫療服務品質。

此外,健保額外投入金門IDS計畫相關醫療費用,以 111年為例共計3千3百萬元,照護約4萬5仟人次,全年挹注當地醫療費用約14.3億,民眾滿意度達到9成。

健保署台北業務組長李純馥表示,金門地區除IDS計畫外,健保署亦積極推廣遠距醫療,自112年7月金門地區烈嶼衛生所與亞東紀念醫院合作,開辦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心臟內科、神經內科等科別之遠距會診,使當地居民得到更良好的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