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監控交流道 安定大灣啟用

交通局運用AI智慧監控改善交流道壅塞,成效佳,節省用路人時間。(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路狹車多,交通局祭出科技法寶,運用AI智慧監控,改善交流道壅塞,疏解車潮。交通局於安定交流道周邊市道178線、大灣交流道周邊小東路與復興路建置智慧動態號誌系統,施行成果,平均為用路人節省五至九趴旅行時間,明年將建置於永康與仁德交流道周邊,減少塞車時間。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交通由高架的四橫三縱、平面的三橫三縱交通要道所構成,近年車流增加速度快,大眾運輸也積極改善,除興建停車場,並透過智慧科技與智慧交控措施,改善交通問題。

交通局表示,交通號誌智慧化是改善交通中最重要一環,智慧動態號誌乃應用AI影像辨識技術監控車流,進行紅綠燈智慧即時調控,從一0八年建置至今,智慧管控路口數達一六二處,明年預計可達一九八處。

今年完成安定、大灣交流道周邊幹道智慧動態號誌系統,是首度運用於超過三點五公里的長路廊,透過AI車流辨識技術輔助,能更全面、快速掌握車流,精確進行號誌秒數分配,貼近用路人實際需求;交通局說,為用路人省下五至九趴旅行時間。

目前完成舊城區一、二期路網、關廟及安定、大灣交流道路廊智慧號誌系統,整體減少旅行時間更從五到十二趴。

交通局說,預計明年再完成永康交流道(永康區中正南、北路)與仁德交流道(東區東門路及仁德中山路)路廊智慧動態號誌,日後更將推動至全市,讓車流順暢,用路人不再受壅塞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