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美國小案 不符合食物中毒

深美國小疑似食物中毒案件送驗檢體報告出爐,結果無法判定為食品中毒。(衛生局提供)

記者鄭鈞云、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巿衛生局公布日前深美國小疑似食物中毒案件的送驗檢體報告,食品檢體部份,十月十三日各送驗留餐檢體、鮮乳檢體和豆奶檢體一件。環境檢體部份,送驗刀具、砧板拭子各一件。都未檢出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弧菌、病原性大腸桿菌、仙人掌桿菌等食品致病菌。

而在人體檢體部份,十月十六日送驗七人(學生五人、廚工兩人),檢驗細菌性項目(霍亂、沙門氏桿菌、桿菌性痢疾、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弧菌、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仙人掌桿菌)、病毒性項目(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結果為五位學生中有三人檢出諾羅病毒、兩名廚工未檢出。

檢驗結果留餐檢體及環境檢體檢驗結果均為陰性;人體糞便檢體有三名檢出諾羅病毒陽性,廚工則均為陰性。依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訂定之「食品中毒病因物質及原因食品判明標準」規定,無法判定為符合食品中毒事件。

前教育處長劉美蘭因督導不周遭調任參議,議員質疑尚未釐清實際原因前就做出懲處似乎有失公允,代理教育處長楊桂杰二日答覆議員追問相關檢驗結果是否有結果時,直言依目前所獲得資料顯示無法確認為食物中毒。

市議員吳驊珈首先在教育處業務報告時追問深美國小事件檢驗結果,並指出衛生局對於當天食品進行檢驗,結果是無法確認食物中毒,事情都還沒釐清到底是食物中毒還是病毒,沒想到教育處長劉美蘭直接就被撤換,讓人感到錯鍔;市議員秦鉦則質疑市長當時究竟接收到什麼樣的訊息才做出這麼急躁的裁處?建議營養午餐自治條例應建立雙軌審查制度。

市議員張顥瀚指出,此次大會要審查午餐自治條例,相關的體健科長為何沒列席?深美國小食安問題發生後,體健科長不僅沒有責任而且還升任副處長,更湊巧的是當天開始就請假,完全迴避議會監督,況且銘傳國中接續發生菜蟲事件,也不見相關人員因此受到懲處,難道不用比照深美國小有人來負責嗎?

市議員施偉政說,此次議會市府送營養午餐自治條例審查,但對食材有問題時SOP是如何,太過簡單,完全沒有寫清楚;深美國小一事如果檢測的結果如果不是食材引起,那大規模感染原因是什麼?裁處有沒有過當?市議員何淑萍認為營養午餐問題層出不窮,要有更嚴格的自治法規,制定獎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