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榮河水質改善 魚鳥來棲息

南榮河水質改善工程接近尾聲,議長童子瑋現場會勘,擺脫臭水溝的刻板印象。(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魚群水鳥棲息南榮河,水質改善工程接近完工。為改善基隆港水質與居民生活品質,基隆市府與環保署在二0二0年合作,辦理「南榮河水質提升現地處理及沿岸水環境營造工程」,截至今年十一月初,工程已突破九成,由於南榮河水質明顯改善,吸引不少魚群與水鳥駐足。

議長童子瑋到現場會勘並聽取工程進度,童子瑋十八日表示,感謝前市長林右昌提出計畫,他與議員們共同爭取,將南榮河水質提升以及沿岸水環境改善與營造列為目標,完成重新建構南榮河與與民眾生活的關係。

南榮河發源於紅淡山,全長約三公里,流域面積達二八六公頃,屬於基隆早期發展區塊,隨著河岸中下游住宅、市場增加,人口密集,生活汙水直接排入南榮河,不僅影響周遭生活環境,更影響到基隆港水質。這項工程總經費一億五二八一萬九千元,環保署運用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經費補助七十八%,市府自籌二十二%,預定今年十二月五日竣工。

這項工程以南榮河龍門橋為界,上游河段規劃設置汙水截流管,利用礫間淨水處理設施,把汙水送到淨水場淨化後再回放。下游河段興建截流溝,再把河水透過汙水下水道南榮幹線,送往和平島水資源回收中心。南榮河畔現今鋪上鵝卵石,龍門里的籃球場、運動休憩空間漸趨完善,魚群與水鳥在河道中棲息,全新的水岸生活空間正在成型。

童子瑋指出,早期南榮河長年因淤泥沉積,遇到豪雨便氾濫,加上河岸住宅的汙水也直接排放進南榮河,使得水質混濁發臭而變得難以親近。經由這次河道整治,南榮河變得不一樣,擺脫後巷水溝惡臭的刻板印象,工程同步改善龍門里活動中心周邊球場和休憩空間,增加綠化空間與親水環境,期待工程完工後,三坑地區全新的南榮河生活廊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