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議會議長張勝德指出,縣府推動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有家長反映不好吃?最近他與學生一起吃午餐,他認為其實不是不好吃,建議廚師變換烹調方式,讓孩子把吃午餐變成快樂的事。縣府教育處回應,將舉辦廚藝研習,提供更多樣菜色。
張勝德最近接獲家長反映,孩子抱怨學校免費營養午餐不好吃,他到縣內多所學校與學生共進午餐。他發現,學生普遍愛吃肉,不愛吃青菜,各校剩食以青菜居多,尤其不愛吃紅蘿蔔、豆芽菜、白菜,對高麗菜、空心菜接受度較高,不過,若把紅蘿蔔加入咖哩醬做成咖哩拌飯,則是許多孩子最愛的美食,他認為可在烹調上做些變化,例如把青菜切丁或切碎再與肉末拌炒,提高學生的接受度。
根據縣府教育處統計,今年一月到六月上半年各校廚餘率(廚餘量除以午餐供應量),超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廚餘率共有六所國中小學,國華國中、中山國小、頭城國中、宜蘭國小、凱旋國中、中華國中;也有廚餘率不到百分之零五的學校,大洲國小及竹安國小,全縣各校的總廚餘率百分之七點九四。同時發現,位於宜蘭市及羅東鎮等市區學校普遍廚餘率比較高,偏遠地區學校的廚餘率比較少,尤其南澳鄉各校的廚餘率都只在個位數,且數值在全縣平均廚餘率以下。
議長張勝德提議學校福利社是否在上午十時或十時三十分過後,減少販售例如包子等足以飽食的食物,避免孩子中午吃不下飯,另一方面提升營養午餐的供餐品質,讓學生攝取均衡營養。
教育處回應,已請學校及團膳業者適時調整菜單,並規劃在明年初辦理廚師廚藝精進研習,藉由不同烹調法供應多樣性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