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二十日辦理「再現祝山─迎曦朝聖」啟用典禮。由林鐵及文資處長黃妙修、林業保育署副署長廖一光、鄒族長老高德生與關心祝山車站的各界代表共同見證歷史時刻。
祝山車站改建工程以「光明的起點」為發想,將雲霧繚繞山巒意象融入屋頂設計,利用車站自然的地形坡度,從月台、前廳、主要階梯和觀日涼亭,彷若旅客穿越雲浪登上觀日平台之後,迎接日出破曉。
車站保留弧形月台,延續文資價值,是國民記憶中最美的曲線;鋼構與國產紅檜、柳杉與相思木材的結合,剛柔並濟、易於維護。車站大廳、月台地坪木紋平板磚斜紋鋪及入口意象菱紋天花板,汲取鄒族文化圖騰,呼應鄒族凝聚信念力量之庫巴意象,將在地鄒族部落元素轉化成空間元素。
祝山車站不但是兼含文化景觀、生態永續及友善服務概念之車站,更為阿里山林鐵更創下五筆第一紀錄,包括是全台海拔最高車站、第一座鑽石級綠建築高山車站、第一座採用智慧生態照明的車站、第一座具蓄水功能月台車站及第一座雙層單側岸壁式弦月造形月台。
黃妙修表示,祝山車站海拔二千四百五十一公尺,是台灣鐵路最高點;通往車站的觀日鐵路於一九八六年通車啟用,是阿里山林鐵第一條由國人自行規劃建造的觀光路線。二0二0年十月為提升營運品質進行車站改建工程,完工啟用再現祝山磅礡之美,也為台灣的國際觀光開啟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