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灌溉設施備戰乾旱 113年起補助增至每人50萬元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氣候變遷,近年並發生百年大旱,水資源使用效率須提升。農業部十一日公布,管路灌溉設施補助基準調高,民國一一三年元旦起每人每年補助上限五十萬元,比現行四十萬元,增幅百分之二十五。

雖然今年颱風讓全台水庫進帳良好,明年水稻第一期作得以全都恢復供灌,但是近年氣候變遷加劇,從一0九年底左右開始出現乾旱,影響農業灌溉用水不足。為強化灌溉效率,農業部發布訊息,將調高管路灌溉設施補助基準,自一一三年元旦起,從現行每人每年上限四十萬元,加碼至五十萬元。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指出,為鼓勵農民建置蓄水塔、善用馬達及噴灌管路等設施,藉此提高水資源使用效能,一0九年起已從更早之前的每人每年補助上限三十萬元調高至四十萬元,又自一0九年底國內剛好開始發生乾旱,農民申請此項補助的戶數及耕作面積,也明顯從一一0年起出現變化。

農水署統計,一0九年有二千八百六十戶申請、灌溉面積二千零四十公頃,一一0年增至三千六百戶、二千三百五十公頃,一一一年並創歷年新高,達三千七百七十戶、二千四百四十公頃,今年尚待統計出爐,預計約有三千六百五十戶申請,灌溉面積為二千三百六十公頃。

農水署彙整近年嘉南平原灌溉受影響的情況,在曾文、烏山頭兩水庫蓄水量一度蓄水不足下,嘉南平原灌區分為六組,一期作因逢枯水期一般只有五、六組要供灌,但近幾年因久旱缺雨,兩水庫乾渴,部分或全部灌區停灌,一一0年一期及今年一一二年一期作全面停灌,今年二期作三至六組停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