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廿二日報告今年度在各方協力下的努力成果,同時感謝新竹地區協力夥伴,因有大家的齊心合作,才能讓川廢、海廢有成效。
分署長楊人傑特別頒感謝狀予竹塹社區大學林宗儒校長及王志仁管理師帶領地方創生的夥伴在頭前溪舊港島深耕,協助以教育轉譯方式,解讀「聚落、環境、防洪、河川」的水文化對新竹民眾生活重要性。同時感謝荒野協會、清華大學及富邦人壽對環境永續持續付出,潛移默化的改變民眾對河川的態度及渴望。
楊人傑表示,這種轉譯對延續二河分署完成防洪工程後,並擴展其公共價值具有深度意義,去年頭前溪河川廢棄物(川廢)在企業協力下獲得很大的進展也給民眾很好的省思。
楊人傑指出,今年在各界的協力下,桃竹竹苗可說係風調雨順的一年,雖然分署在汛期期間總共開設卅場緊急應變小組,其中廿四場是豪雨特報,證明氣候變遷的影響已正在發生,尤其短延時強降雨發生的頻率愈來愈高且降雨愈來愈大,枯旱則愈來愈明顯。
楊人傑說,為了深入探討這個議題及藉助學校研究能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長期協助二河分署並參與各項議題,例如構造物河防安全檢查、洪水預警及防汛整合、頭前溪整體改善及調適規劃等審查,審視轄區在氣候變遷下對河防安全風險,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氣候變遷已經發生,未來二河分署將持續與在地學校合作,解鎖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