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來自日本的小貓熊「未來」在二十八日晚順利抵達台灣,並入住新檢疫舍專屬套房,牠將在為期一個月的檢疫後,擔負起動物園域外族群繁衍後代的責任。台北市立動物園透過與日本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的合作,希望維持雙方小貓熊族群的個體數量及基因歧異度,以盡到動物園對瀕危動物域外保育的責任。
台北動物園照養小貓熊已有二十年以上的經驗,二0一四年引入中國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的「歡歡」(公)與「美可、YaYa」(二母)在動物園對小貓熊繁殖期配對時間的判斷、育幼照護的經驗熟稔及掌握繁殖季時間,成功配對繁殖的子代,共計有九隻(六公三母)。此外,也仍持續照顧著二隻個體年齡皆超過十九歲的老齡小貓熊。
由於目前動物園具備繁殖力的小貓熊,皆來自「歡歡」與「美可」、「YaYa」家族,若要讓族群健康延續,必須與國際其他動物園交換引入新血緣,維持健康的族群數量、及其遺傳多樣性,才能符合動物園域外保育的實質意義,這也是小貓熊「未來」引入的目的。
因此,在國際小貓熊調度協調員建議下,由日本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協調,動物園在今年六月中訪問日本洽談相關動物交換事宜,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橫濱分處處長張淑玲也出席協助,後於七月與日方線上會議討論,依配對係數、繁殖經驗及年齡考量,選出目前照養在濱松動物園的一隻雄性四歲個體「未來」與台北動物園交換配對血緣。
園方表示,小貓熊「未來」二十八日抵達台灣,在完成檢疫之後,將先與園區目前的雌性小貓熊們配對,最快要四月以後才會和民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