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農業局輔導貢寮區在地農民於田寮洋地區保育生態,eBird歷年鳥種紀錄已高達三五七種,居全台鳥種之冠;今年更記錄到斑脇秧雞,全球二百多筆紀錄中,全台僅於田寮洋發現牠的身影。日前由台灣公私保育單位合辦的新年數鳥嘉年華,以台大保育社為核心的田寮洋樣區數鳥團隊記錄到一一四種鳥類,其中包括巴鴨、黑鳶、台灣畫眉、金鵐等十七種保育類,印證貢寮田寮洋在全台生態保育價值的重要與獨特性。
貢寮田寮洋位於福隆與貢寮火車站間,具有水田、埤塘、旱田、次生林交織的鑲嵌地景;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支持下,新北市府農業局已持續四年在田寮洋為遠道而來的雁鴨科及鷸鴴類水鳥提早翻犁蓄水。

農業局指出,今年生態調查,更發現稀有冬候鳥小秧雞、保育類董雞,及全球僅二百多筆紀錄的斑脇秧雞;斑脇秧雞分布於東亞沿海一帶,正常活動範圍不包含台灣,但卻因緣際會來到田寮洋,且為全台僅見牠的蹤影,更顯可貴。
斑脇秧雞生性隱密的牠偏好草叢、灌叢等植被茂盛的沼澤邊緣,有時也利用耕地環境,因為鳥友一起低調不干擾,讓這名嬌客得以在田寮洋多休息幾天。
農業局表示,一年一度新年數鳥嘉年華為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民間鳥會合作辦理的公民科學計畫,主要監測東亞澳遷徙線上冬候鳥。近年來東亞澳遷徙線成為全球遷徙線中,受脅候鳥佔比、族群量衰退最高的地方,而田寮洋正是東亞澳遷徙線上,遷徙鳥類的重要中繼休息站之一。
日前新年數鳥嘉年華於田寮洋樣區數鳥團隊紀錄到黑頭文鳥、金鵐等一一四種鳥類,執行團隊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保育處長薛博聞指出,田寮洋農民經營大面積水田,並在水田周邊粗放管理、維持適當的草生環境,創造多樣棲地與食物,支持這些遷徙鳥類的棲息利用。
合作農戶在柳葉菜科、禾本科草生地旁邊,局部保留再生稻叢,也發現保育類黑頭文鳥、金鵐及田鵐棲息利用。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未來田寮洋將逐步建立地方的生態保全農業社群,由社區居民與產業夥伴一起參與公民科學調查、與社會大眾分享農事行為與鳥類利用之間的具體關聯,並讓公眾的支持可回饋到貢寮居民與地方經營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