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已登錄三十七項、四十七位保存者,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去年與高雄女中「藝術柯南」特色選修課程合作,邀請八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參與;雄女師生透過參訪、示範講座及訪談,以保存者的人生故事為題創作繪本,二日分享作品成果予到場的保存者與觀摩的左營高中。
「傳憶‧傳藝─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課程共執行兩期,邀請永興樂皮影劇團、陳嬿朱、馮進興、鼓山地嶽殿吉勝堂、美濃客家八音團、陳志良、錦飛鳳傀儡戲團、蘇榮仁八組保存者,分享藝師習藝到傳習的生命歷程;雄女學生以新世代觀點融會保存者訪談內容,將保存者轉化成可愛、生動的二次元角色,傳遞該文化的意義和文化底蘊,同時傳達保存者對技藝的熱情與使命。
高史博代理館長李旭騏期許,該館作為大眾認識高雄城市的窗口,不僅典藏文物、推廣高雄學,更持續蒐集高雄常民故事,藉由高史博九場館、大高雄歷史常設展、高雄文獻中心及各類型線上資源,提供全體市民、各級學校與社區單位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