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虎航企業工會聲明 航空業調薪比一比,虎航進度在哪裡

台灣虎航企業工會聲明指出,航空業調薪比一比,虎航進度在哪裡?(虎航工會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疫情過後,航班爆炸性復甦,航空業的營收、淨利也都大幅成長,台灣虎航去年前三季累計稅後純益達十三點四三億元,是開航以來歷史新高,前三季每股純益(稅後EPS)達三點一九元,是航空業的每股獲利王,支撐台灣虎航成為每股獲利王的,正是我們台灣虎航員工超高的勞動強度,以今年各大航空公司前三季稅後純益除以員工人數看,華航員工平均每人讓公司多賺六十二萬、長榮員工平均每人幫公司多賺一百四十九萬、虎航員工平均每人幫公司多賺一百六十七萬,換算下來,我們台灣虎航員工根本是過勞超人,一個人當三個人用,幫航空公司賺了最多的錢,但我們的薪水並沒有超人一等。

虎航工會指出。去年十二月,台灣虎航發布董事長的一封信給我們全體員工,說有魚有肉一定會和員工分享,繼八月發一個月基本薪後,再加發二個月基本薪當作績效獎金,新聞更大篇幅報導說,加計保障第十三個月的基本薪後,我們台灣虎航員工全年獎金上看十個月,也就是說年終獎金上看六個月。社會和同業都以為我們很幸福,但這實際上只是「提前發放」,我們的年終獎金是不是真的會變多,到目前為止都還是未知數。甚至很多人可能誤以為台灣虎航員工的基本薪很高,可大部分台灣虎航員工的基本薪其實只比基本工資略高。

而當臺灣各大航空公司陸續定案年終獎金和調薪幅度後,新聞仍在繼續報導台灣虎航會有多好多好,只讓台灣虎航員工很怕,期望愈高、最後傷害愈大,因為目前為止真正的方案都還沒有產生。

台灣虎航企業工會向公司爭取,不能只有一次性發放的獎金,更應該參考其他航空公司,同步調整固定薪資,才不會讓員工覺得,疫情期間共體時艱留職停薪或大規模放無薪假、疫後復甦流汗流淚都是白費,也才能讓員工面對愈來愈嚴重的通貨膨脹時,實質薪資不會被物價侵蝕、生活水準不會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