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批新設環保金爐卻能抵空汙 環部:綜整考量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環境部十六日召開環評空汙增量抵換說明會,然而環團及立委對於多項抵換原則有異議,包含新設環保金爐是增加空汙、卻能成為抵換來源等。環境部回應,各界意見待北中南說明會結束後,再綜整考量。

國內於去年十二月修正發布「環境部審查開發行為空氣汙染物排放量增量抵換處理原則」,納入離島空氣汙染減量、環保金爐設置、車輛汰舊換新適用車齡調整由十五年降為十年等。

環境部於本月十六日召開相關說明會議,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認為,如果空汙已經超過總量、致癌風險高,就會影響居民健康,就是應該召開專家會議,此次沒有這樣的做法,就是欠缺公平、合理性。她也批評,這次會議簡報中仍有許多問題,要達到二0五0淨零,絕對不允許這樣的抵換原則,這是「反其道而行、是政府殺人」。

環團則指出,其中一項爭議點在於新設環保金爐可抵空汙。根據環境部資料,開發單位設置環保金爐外,應協助收集紙錢,紙錢收集處理量應達到金爐年設計處理量八十%,避免金爐設置後閒置。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新設金爐使用量還要到八十%,等於是設增加空汙的設施還能拿到抵換量,並不合理;此外,若收集不到八十%的使用量,是否反而變向要購買紙錢來燒;且民俗上是否能被接受,是否可行也應評估。

針對立委及環團提出疑慮,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根穆表示,開發區位及影響,在開發單位最初選址就會要求評估及研擬替代方案;環委也會依個案要求健康風險評估。

環境部大氣司長張順欽表示,新設環保金爐是否有強烈需求「會是一個問號」;目前安排中、南部說明會時間會在二、三月,另外也會邀請環評委員表示意見;各界不同的意見待說明會議之後,環境部再綜整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