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喬茵建議高市府撥用更多預算 加強推廣早療重要性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建議社會局能撥用更多預算,加強推廣早療的重要性。(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十七日建議社會局應盡速找出家長在通報後未帶小孩接受評估治療的原因,也希望能撥用更多預算加強推廣早療的重要性,更要加強通報機制,別讓任何一個有需求的孩子被漏接。

白喬茵表示,另外,也有很多家長反映,早療評估跟治療的量能一直不夠,光是聯合評估常常一等就是半年,未來她也會持續要求政府投入相關的資源,讓通報、推廣、評估、治療的串聯可以更加順暢。希望在公部門的積極介入下,讓身邊每個孩子都能頭好壯壯。

關於社會局兩千八百萬元「推廣早療」的預算內容。白喬茵指出,根據統計,全國發展遲緩通報人數,但到了二○二二年底卻暴增到了三萬零九百餘人,三萬多名孩子裡只有二萬名孩童有接受早期療育,也就是每三個發展遲緩兒就有一名沒有接受早療,此筆預算並未盡到真正推廣的責任。

白喬茵提到,遲緩孩童增加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遺傳、疾病、心理、飲食、生活環境。小時候大家多數吃著原型食物,娛樂的部分雖然有時候會看電視和打電動,但多數時間還是去公園、田裡、山上玩。但不管發生原因是什麼,只要盡快發現盡快處理,都會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幫助,千萬不要抱持著「大隻雞慢啼」的心態而輕忽,最後延誤早療時機。

白喬茵認為,被通報發展遲緩也不用太擔心,過去的統計顯示,早療兒童中,大概有百分之廿五至卅三,是因為家長訓練不足跟環境問題導致發展遲緩,因此當三歲以下兒童出現發展遲緩的現象,只要醫院給予家長正確的方向建議,通常都能漸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