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電公會:供應鏈加速轉移 要更關注在地化經營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十七日表示,二0二四年後供應鏈持續加速轉移,未來產業面對兩大挑戰,包括各國選舉對全球自由民主造成壓力測試,以及企業海外生產布局需要更關注在地化經營,設法利用在地資源。

李詩欽出席天下經濟論壇冬季場,以「台灣新挑戰」為主題分享看法。他說,台灣廠商從二0一三年開始逐步調整海外生產基地布局,從中國移往東南亞等國家,直到二0一八年美陸貿易戰,加速供應鏈轉移。二0二四年開始的未來十年也可以切成兩半,前五年會延續二0一八年以來的趨勢快速移轉。

李詩欽提到,今年全球局勢動盪,孟加拉是今年第一個選舉國家,台灣第二,接下來還有六十八個國家要選舉,影響產業與經濟。未來五到十年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是選舉對全球自由民主的壓力測試,造成很多未知數。第二個挑戰是企業從過去到現在都注重生產效率和成本,未來還要關注在地化經營,進入在地市場,即使在當地生產後再出口,也要利用在地資源。

不過,李詩欽也提出產業發展的三個機會,首先是企業更注重生態永續,其次是利用在地資源重塑供應鏈,第三是疫情過後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機會。他認為,從二0二四年起的未來十年,台灣資通訊硬體製造仍占全球很大比重,應該注重台灣以外的墨西哥、東南亞、歐洲、印度與中國大陸等五個地區的生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