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綠蠵龜治癒台東野放 屏東海生館裝衛星發報器盼找出腫瘤發生原因

屏東海生館獸醫師野放一隻因腫瘤治癒的綠蠵龜,期找出東部海域腫瘤海龜偏多的原因。(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一隻去年七月在東海岸金樽海域遭到漁民誤捕的綠蠵龜,因全身長腫瘤,經屏東海生館獸醫師團隊治癒後,十八日在台東杉原灣海邊野放,團隊在其身上裝置衛星發報器,將觀察腫瘤海龜棲息及移動路線,找出東部海域腫瘤海龜偏多的原因。

海生館獸醫師陳怡純指出,這隻綠蠵龜去年七月在東海岸金樽海域,被漁民誤捕,當時綠蠵龜全身長腫瘤、氣息虛弱,由於是隻未成年海龜,從外觀上無法分辨公母,經團隊治療半年後,目前已痊癒。

海龜長約六十公分、重三十公斤,團隊其身上裝置衛星發報器,希望能觀察越來越多腫瘤海龜棲息及移動路線,進行更多病因探討。

陳怡純說,全球這幾年發現的海龜有越來越多長腫瘤的現象,台灣發現到的幾乎都是在東海岸,是海洋污染或病毒,到目前還查不出病因,多數長腫瘤的海龜最後都因病死亡,這隻因腫瘤是長在身體外側,所以幸運被救活,也是國內第二隻曾感染腫瘤被野放的海龜。

團隊希望裝上衛星發報器後,能找到腫瘤龜棲地及移動路線,進而研究腫瘤發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