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專訪 區桂芝再批課綱去中國化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近來舉辦多場「蔡英文政府教育政策總體檢」系列活動,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多次批判一0八課綱「去中國化」等,來引發網路熱議。近日她又接受中國官媒新華社專訪,批判課綱去中國化。教育部三日重申,新課綱著重多元取材,鼓勵學子思辨、從生活實踐;北一女中校方與台北市教育局均表示「對於個人行為不表示意見。」

新華社二日晚間刊登一篇區桂芝的專訪中指出,台灣政治因素干擾教育的問題嚴重,課堂上講述中國傳統文化,有學生聽到「中國」就感到刺耳,表現出牴觸的心理;並稱如果民進黨繼續當政,課綱原封不動,她就要連結更多人長期抗戰。

對於區桂芝接受專訪的內容,教育部則回應,重申一0八課綱國語文課程的目的是培養語言溝通與理性思辨,奠定適性發展與跨領域學習的基礎。因此,教材編選著重多元取材,取材範圍擴大至兼具時代特性、思想流派及文體多樣性的文化經典,包括台灣新文學作家作品、世界華文文學、翻譯作品、文學論述等。

教育部表示,課程選文除兼顧不同文類,也重視與當代重要議題連結,開拓學生的生活視野,反映多元族群融合的價值觀及「斯土斯人」的感懷精神。

此外,區桂芝質疑課綱有政治因素干擾。教育部也解釋,一0八課綱經國家教育研究院的課程研究發展會,邀集學者專家專業研議;再將草案送到教育部依法組成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研修與審議過程都有嚴格的程序,且受高級中等教育法規範,秉持教育中立及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