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去年底接獲台北市動物保護處通報,執行網路寵物交易案件時發現新港鄉有疑似貓隻私自繁殖並在網路張貼出售,案經家畜所派員會同警方抵達民眾住所,發現現場有數隻品種貓隻,有公母貓混籠及母貓哺餵幼貓等非法繁殖情形,家畜所依違反動物保護法規定開罰10萬元整罰鍰,貓隻也全數沒入。
品種貓隻是極受歡迎的寵物,查獲案件一曝光,愛貓民眾紛紛打電話至家畜所希望可以認領養,為求公平起見,避免認養序位認定引起爭議,家畜所將於2月19日上午8點至23日下午5點採用網路填表(https://reurl.cc/K48en9)開放認養登記,須說明認養意願、後續飼養方式及環境,經篩選評估合適者,統計後如單一貓隻合適認養人超過2人以上,將於2月29日上午10點,在嘉義縣動物保護教育園區舉辦粉絲專頁直播公開抽籤,決定認養人。
家畜所表示,本次開放登記認養的貓隻有小步舞曲、曼赤肯、英國長毛貓、布偶貓、摺耳貓、混種貓,皆已完成晶片植入、絕育及狂犬病疫苗注射,年齡約5個月至3歲不等,外觀可愛、毛色漂亮,其中混種貓的個性非常親人討喜,預期將吸引大批民眾關注、登記。
縣長翁章梁說,依動物保護法規定,任何人不得販售特定寵物,擅自經營特定寵物的繁殖場、買賣或寄養業者,可處10萬元至300萬元罰鍰並得沒入動物。遊蕩犬貓所引發的社會公共安全問題,歸咎原因即是棄養與未絕育,不管是動保團體或政府單位皆投入大量資源絕育,但速度比不上棄養與犬貓繁殖速度,導致遊蕩犬貓與人類生活衝突不斷,呼籲以認養代替購買,杜絕黑心繁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