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穿山甲日 台北市立動物園邀民眾共同守護台灣穿山甲

台北市立動物園在十七日舉辦世界穿山甲日活動,邀民眾共同守護台灣穿山甲。(動物園方提供)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每年二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世界穿山甲日,台北市立動物園在十七日舉辦活動,邀請穿山甲保育員、獸醫、專家學者與社會大眾座談,並由國內外穿山甲保育專家群透過數位遠距互動,分享台北動物園旅居布拉格、萊比錫與維也納的穿山甲生活,希望大眾對「穿山甲」、自然保育與人類社會的重要關聯能了解更深。

台北市動物園方表示,「穿山甲」是全球被非法走私最嚴重的脊椎動物,在近數十年內快速面臨瀕危的風險,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透過跨國際保育專家群的研究與合作,對全球各區域的穿山甲進行保育計畫,並於每年二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發起「世界穿山甲日」活動,呼籲全球力挽穿山甲瀕危處境,同時透過各類保育教育活動,希望啟發全民參與拯救穿山甲行動。

台灣穿山甲是中華穿山甲)在台灣的特有亞種。中華穿山甲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等級;於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為「CITES 保護物種附錄 I」,於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則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二0一七年「台灣陸域哺乳類紅皮書」更將穿山甲列名「國家易危」野生動物名錄,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亦積極邀請專家學者擬定「穿山甲保育行動計畫」,二0二三年公告穿山甲保育行動策略,以鼓勵穿山甲等保育合作。

動物園長諶亦聰指出,台北市立動物園不僅是台灣穿山甲保育、救傷收容與繁殖重要的基地,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個能夠於圈養環境中成功繁殖與撫育穿山甲長大的動物園。二十多年來投入人力和心血所累積的專業照養經驗及繁殖技術,使台北動物園在穿山甲救傷、圈養等域外保育深獲國際肯定,也成為有志推展穿山甲保育機構的必要諮詢參訪對象。

然而穿山甲在台灣野外的近況,仍舊面臨著人為活動開發喪失棲息地、遭受遊蕩犬隻攻擊,以及山區車輛路殺的窘境。動物園雖對穿山甲已有多年圈養基礎,但對追蹤不易的野外穿山甲,仍需要大眾持續支持以投入更多研究,才能進一步對穿山甲域內保育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