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市議員林智鴻廿三日主張,高雄市政府應現地保留具歷史意義的方尖碑,並推動北門重現計畫,以實現鳳山文化城的願景,他也提出打造「淮軍特色公園」的構想,讓歷史重現。
林議員表示,清朝時期有一萬多名淮軍遠渡重洋,來到臺灣執行開山撫番的重要使命。當中有一千九百餘人因水土不服或戰死沙場,部分遺體安葬於現今北門里的武洛塘山。為了紀念這些英勇的將士,當地後來設立了「敕建鳳山昭忠祠」,輾轉於台灣博物館典藏,以紀念死亡將士,目前於此處有一座是日治時代設立「無緣者合葬之墓」呈方尖碑狀。
林議員過去提倡建立鳳山城市博物館,並舉辦相關公聽會,他期望透過整體都市規劃和歷史遺跡的保存,引領鳳山在未來發展中邁向更偉大的城市。
林議員指出,北門承載著超過百年的歷史,呼籲市府保留這個具有文化價值的場域。他多次邀集北門里謝秀霞里長、鳳山社區大學莊世杰教授、成功大學考古隊林財正老師、殯葬管理處代表共同展開實地會勘,並強烈要求現地保留逾百年的方尖碑。
林議員希望不只能夠保留方尖碑現地,更應將方尖碑納入特色公園的規劃,並進行歷史場域再造。他列舉,左營有舊城重現計畫,屏東縣政府亦以牡丹社事件塑造一座故事館,主張應推動北門重現計畫,打造淮軍特色公園 (武洛塘山公園),期盼透過復刻技術和公園打造,重新展現北門的城門意象,並創造一處歷史廊帶和城市博物館,串聯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