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五十八歲的阿甘,長年獨自生活,經濟上雖無富有,但透過零工收入尚能維持生活。一天早晨,阿甘感覺頭暈手麻,身體左側無力,多次嘗試仍無法自床上爬起,緊急送醫後,醫師診斷是腦部中風及高血壓等疾病,需要住院治療。
住院期間,阿甘都是一個人,照護皆由院方協助,他除了面對身體病痛外,醫療費用、居住、自我照顧等問題接踵而來,醫院社工將案件轉給市政府社會處共同協助。
社工的處遇服務中,會隨著個案的需求及身分,發展出適合的服務方案,其中一項是「弱勢民眾安置服務」方案,服務對象既非老人,也非身心障礙者,卻有服務需求時,稱其為「非老非障」。
近年來社會處「非老非障」的服務比例逐漸升高,他們多數未滿六十五歲,無法取得老人福利身分,疾病現況在短時間內無法進行鑑定,沒有身障資格,無法享有身障福利,在取得社會福利的路上成為弱勢。
市府社工服務以「弱勢民眾安置服務」方案協助連結機構安置資源、提供醫療資源並同時協助他們取得身障福利身分,也評估民眾是否可以返回社區生活,尋找相關資源介入。
市府服務阿甘過程,除持續與家屬們保持聯繫,也同步聯繫機構一間間詢問床位事宜,協助阿甘病況治療穩定後,出院直接轉銜入住機構。社工持續推動家屬,提供阿甘關心跟支持,讓阿甘在入住機構的時間能夠保持心情穩定,也持續追蹤社福補助申請的進度,並協調機構安排阿甘進行復健,期待阿甘未來能夠復歸社區。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