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在二0二四年已邁入一百年歷史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林業署宜蘭分署為了紀念羅東林場百年,特別規劃一系列紀念活動,其中第一場就是在園區內森動館舉辦的「羅東林場百年紀念特展」,一日上午開展,並邀請宜蘭在地五十蘭愛樂合唱團演唱在地民謠「丟丟銅仔」為特展揭開序幕,歡迎大家前往參觀共襄盛舉。
太平山林業始於一九一四到一九一五年間,日本營林局針對太平山原生檜木林擬定開採計畫,透過人力作業方式鋪設木馬道(或滑木道),拖曳原木至多望溪土場,利用蘭陽溪水以「管流運材」方式運送木材至員山,也就是當時的「宜蘭出張所」。直到一九二一年興建與收購糖廠鐵道同時作為森林運材鐵道,鐵道總長三九點九五公里,自土場站行經濁水、牛鬥、清水、天送埤、三星、二萬五、大洲、歪仔歪至羅東的竹林車站,計有十個站點,羅東森林鐵路全線於一九二四年正式通車,「羅東出張所」也就是在地人統稱的「羅東林場」因此取代員山貯木場成為重要的木材集散地,當時與阿里山、八仙山林場並列為日治時期三大林場,其開採規模為三大林場之首,帶動羅東地區的繁榮,成為工業重鎮。
「羅東林場一百年紀念特展」一日正式開展,展出地點於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森動館」,開館時間為每週三至週日,上午九時至十二時;下午一時三0分至五時。羅東林場百年相關系列活動於三月開始至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