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彥提醒赴陸恐有留置詢問風險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國安局長蔡明彥十一日在立法院表示,觀察中國大陸兩會政策主軸雖圍繞和平統一,但他認為這是「脅迫性和統」,讓台灣出現對武統想像空間與恐懼,同時,大陸在五月一日起實施保守國家秘密法修正版本,兩岸交流未來是否出現司法管轄、留置詢問的做法值得關注。

蔡明彥昨上午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以「因應中共兩會召開及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就國際及兩岸局勢發展之研析」為題進行專案報告。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月底通過新修訂的保守國家秘密法,將於五月一日起實施。蔡明彥說,通常中央政府通過國安法制後,地方政府會再提出施行作業要點細則,因此會觀察兩岸交流未來是否出現司法管轄、留置詢問的做法,也會提醒民眾到對岸經商、旅遊的風險性,現已有民眾在香港遭到留置訊問的案例。

蔡明彥表示,觀察中國大陸兩會前的對台工作會議,政策主軸均圍繞和平統一,同時延續出打獨、促統促融、反對外力介入干涉的主調,但是在和平統一的路線上,對台脅迫有稍微加強力度,他個人稱為是「脅迫性的和統」,包括軍事、經濟、政治、資安、認知作戰等手段,雖然目的是要讓台灣出現對武統的想像空間和恐懼,以利達到武力恫嚇,但基本上還是和統路線。

蔡明彥表示,中國大陸對台灣各種軍事施壓,是朝向常態化發展,例如目前約七到十天就進行一次聯合戰備警巡,數量約十架戰轟機、特種機,搭配三到四艘共艦在台海周邊空域活動。

蔡明彥認為,這涉及台灣跟外國往來頻密度有關,當有友台國會通過友台議案、外艦巡弋台海周邊水域、外國政要訪問台灣,中國都以常態化戰備警巡搭配外交事件操作,操作重點除武力恫嚇外,也配合認知作戰、散播爭議訊息散播,目的是希望是分化台灣社會,達到認知作戰效果。